光,关乎影,关乎色,关乎情调与氛围。对于摄影而言,光永远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。谈及色,无法跳离光。色彩不仅取决于物体本身,也与光源和观察者有关。如何使环境中各主要元素的色彩在画面中得到准确地控制,按创作者的意图客观再现或主观表现在画面中? 一、光源色温与白平衡调整1、色温是针对光源而言的,用来表明光谱成分 从上表可以得知,色温的高低意味着光源中所含光谱成分的比例不同。当光源色温为5500K时,所含光谱成分中红光、绿光、蓝光三种色光的比例大致相同,这时所发出的光在人的视觉感受上为白光,显色指数最高为100。当光源色温低于5500K时,光源的光谱成分中绿光成分保持不变,只是红光成分的比例明显高于蓝光成分的比例。随着光源色温值逐渐下降,红光成分的比例不断上升,而蓝光成分的比例则逐渐减少。反之,当光源色温高于5500K时,光谱成分中绿光成分仍不变,而是红光成分的比例逐渐降低,蓝光成分的比例在逐渐升高。 色温的特点:光源色温的高低标志着各自所含光谱成分不同。光源色温越低,其光源中红色的成分越多;光源色温越高,其光源中蓝色的成分越多。 2、白平衡是针对影像采集设备而言的,用来匹配光源光谱成分,确保色彩准确还原 光源色温与白平衡的关系 二、拍摄中对画面色彩平衡的控制1、一些不建议使用自动白平衡的场景 如何利用光源色温营造动人婚纱照 △ 下午四点左右的瑞士伯朗峰,当时天色并没有画面中那么暗沉,为了体现伯朗峰寒冷的感觉,我将相机白平衡调整到荧光灯,压暗曝光,以突出画面层次。让助手贴近新人,用添加了橙色片的闪光灯照亮人物,机位不动,助手离开再拍一张,以便后期将助手修掉。 傍晚6点左右,这是婚礼外景拍摄的最后一张,地点在新人婚房的小区里。我首先想到的是用闪光灯加橙色片从一侧补光,与其说补光,不如说是营造气氛。这是个有阳光的傍晚,全开光圈就可以完成曝光,但光线会显得略平淡,于是我想通过添加低色温的直射光源来强化温暖的感觉,勾勒一种氛围。 八月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地区,傍晚七点,夕阳染红了整个天际,柔和而温暖。逆光拍摄,为了突出当时的整体氛围,并未给人物进行补光。日落前阳光色温偏低,如果使用自动白平衡将抹杀掉温暖的感受,手动调整白平衡,设置在5500k左右,即可实现暖调画面。后期可适当压暗天空,提亮人物。 2、营造冷暖对比的几种手法 △ 太阳落下不久,地面霓虹闪烁,这是最适合外拍的“带密度时刻”。环境光比刚刚好,我们需要做的是让人物突显出来。我将添加橙色片的闪光灯置于新娘后侧,打出轮廓光。注意的是,这种拍摄方法一定要兼顾环境光,太早了,天太亮,闪光灯全光输出也难以到达这个效果,太暗,天空无法呈现这种“密度蓝”。 △ 泰国华欣的海边,阴天,傍晚5点左右,环境光暗淡、柔和,对比不强,色温相对较高。这张照片算是意外收获,抓拍到了感人的瞬间。快速调整相机白平衡到荧光灯模式,添加了橙色片的机顶闪光灯往后打,柔化人物受光效果,同时营造出环境冷、肤色暖的反差效果,强化了情绪的感染力。 当人物在房间内,主光为窗光,我们可以将白平衡调整为日光模式,人物肤色还原正常,利用低色温光源来制造有趣的前景,形成暖调氛围。(如图7)还可以选择利用低色温光源作为人物主光,白平衡参数相应调低,这样屋内阴影处和窗外就会自然呈现出一种冷调氛围。(如图6)也可以匹配环境中已有光源去为人物补光,营造环境光的氛围感,此时人物肤色可适当偏暖。(如图8) △ 新娘坐在婚房的窗户前,下午四点多,天色渐暗。本来是想利用窗光去拍摄,但是对比不强,色彩平淡,于是我把相机白平衡手动设置在3950k,环境呈现一种淡淡的偏冷的调子。为了确保人物肤色还原正常,我用一支2900k的手电为新娘补光,未受光部分自然呈现出冷色调,画面中明暗与冷暖对比都有了。后期适当调整,强化色彩的艺术美感。 △ 画面右侧是一扇窗户,那天阳光明媚,让新娘站在窗前,以人物面部为基准正常曝光,室内的环境自然被压得很暗。为了增加画面的美感和趣味性,我用一支色温在2900k左右的手电筒打亮近景处的花瓶,并使用移轴镜头拍摄,调整焦平面,使人物和花同时清晰,近处暖调的花朵与远处自然的人物相得益彰。 △ 新娘站在家里的楼梯上,大大的吊灯是屋内的主光源,我利用闪光灯加橙色片从图的左侧远处照向新娘,为的是让人物肤色接近环境光,侧光可强化人物的五官轮廓,偏暖的肤色与吊灯呈现的色彩接近,营造出一种暖色光环境下的唯美肖像。室内光源色温在3200k,与室外5500k的日光环境形成冷暖对比。 3、焦外五彩光斑是最好的氛围制造者 △ 接亲后从新娘家出来,门口正在燃放烟花,新人站在楼门口屋檐下等待,此时的光线柔和、明亮。他们相视而笑,摄影师只需抓住新人自然、生动的瞬间即可。利用烟花作为前景,形成明亮而温暖的光斑。同时烟花发出的光色温很低,映在人脸上呈现一种自然暖调。没有采用任何人工补光措施。 △ 这是雨天的婚礼外景。一把透明雨伞,一支闪光灯,这是很多人常用的方法,逆光打亮雨滴,即可呈现出梦幻的氛围。相机设置为自动白平衡,为的是不让环境过于偏冷。为了能使画面多些情趣,我在闪光灯前添加了橙色片,放在画右的围墙处,侧逆光角度照亮人物,勾勒出人物柔美轮廓的同时打亮雨滴,在阴冷的雨天环境中带出一丝暖意。 凌晨四点,新娘坐在接亲的汽车里,外面下着雨,车窗及车身周围都是雨滴。把相机白平衡设置成荧光灯,暗部环境偏冷,利用添加橙色片的闪光灯打亮新娘。闪光灯的角度是关键,要让人物身上的光线很自然,又要与环境光相协调,避免反差很大。在新娘上车挥手的一瞬间,我把闪光灯朝左侧旋转,利用反射光柔化照亮人物,肤色温暖、自然,又与环境形成了一种梦幻的对比色。广角镜头让画面充满张力,大光圈令焦外的雨滴虚化成梦幻的光斑。 将相机白平衡设置为3700K,让戒指前面的阴影区域呈现一种淡蓝色的冷调,又在戒指的左后方放置了一个低色温光源作为逆光,让戒指处在一个冷暖色调交替的环境中。为了丰富画面的视觉表现,我在桌子上喷了水,焦外的水滴和戒指钻石的反光光斑让画面更加梦幻。 便捷的低色温补光工具 如何利用光源色温营造动人婚纱照 |